编者按:老龄化的加剧正不断催化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北京吉利大学健康产业学院院长乌丹星以专家视角,对2016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作出分析预判,授权健康界发布,希冀与诸位读者分享探讨。此为系列文章第五篇。

谈到商业模式,最核心部分自然会想到产品/服务模式,盈利模式和营销模式。传统商业模式集中回答,我做了什么,用什么样的价格,以什么样的方式卖给你,钱收回来了即成功。过去在店里卖给你,现在在网上卖给你。过去自己扛回来,现在给你送上家门。过去我必须买你制作好的,无论我是否喜欢是否适合我,现在我画个我想要的,你给我做出来。过去你说什么是什么,我全然不知道,现在我随时随地可以弄清基本信息,有能力与你辨解。这就是互联网+及现代商业模式的伟大突破和成功,让世界更扁平更轻松,让使用者更有尊严更便捷。

但是,这些成功突破不是养老产业商业模式的核心所在,也可以说与养老的核心问题不在一个频道上。养老,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和一种社会事务,核心问题在精神而非物质,具体体现是社会公信力。商业更多的是物质交换,养老更多的是精神交换。商业注重经济效率,养老注重社会效益。商业体现在马斯洛需求理论宝塔的底部,养老则体现在顶端。商业多与营利性相关联,养老多与非营利相关联,而非营利的价值中枢就是社会公信力,是人们可以信赖的一个区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方力量。什么是公信力?简单说就是全社会对其信任的集中度和趋同性。主要包含政府公信力,企业公信力,媒体公信力,个人公信力四种。

过去30年是抢钱时代,聪明人抢到钱了,笨的人没有抢到钱。聪明人用破坏资源,破坏社会秩序,破坏道德底线获得了成功(当然不是所有成功者),四种公信力在中国基本全军覆没。几乎没有人敢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和公平?养老产业的起步恰好踏在了这个时间点上。社会变革猛烈到来,一切需要重新开始重要构建。物质已不是问题,看我们新建的养老机构养老社区是何等的漂亮舒适,但这一切都无法挽救和弥补社会公信力和道德的重创,伤口需要漫长的愈合期。

因此,现阶段养老产业的商业模式应该从传统要素中走出来,突破固有定律及思维,走向公信力。得公信力者得天下,失公信力者失天下。公信力与企业大小,实力大小,名气大小丝毫无关。也可以说,当今所有人所有企业所有组织在公信力重塑上是在一条起跑线上。养老产品,养老服务,养老团队,收费模式,经营模式,营销模式,无一不在公信力的重构视野中。忽悠,不断夸自己或所在企业机构如何如何好,参加什么会议了,与哪些大人物握手拍照了,拿到了多少奖项奖杯了等等,你会发现这种自我营销手段其实效果并不好,因为这不是公信力的构建,也不是大众所能相信的。这种营销方式只是在营销自己营销产品营销组织,与社会进步,产业发展,百姓谋利,道德重建没有半点关系?

因此,2016年养老企业同质化的突破,商业模式的突破,差异化的显现会越来越清晰地告诉我们,不在硬件,不在规模,不在背后东家是谁,而在于社会公信力。这是核心价值,是核心竞争力,是真正无法或很难超越的东西,也是养老产业发展最需要的。


评论

您还未登录,请先登录再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