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辅助用药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在11月初,国家卫计委公布了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联合印发的《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其中要求建立对辅助用药等的跟踪监控制度,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1110日,安徽省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公布全省20154~10月份重点药品监控目录的通报》。而在此前,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注射用辅助治疗药品使用管理的通知,并出台了122个辅助用药目录。

辅助用药到底是什么?辅助用药目录的出现对药企而言意味着什么?辅助用药监控大环境下,医药工业、商业企业如何应对? 2015122日,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主题为“品种为王 策略致胜”的第七期“药分享”沙龙上,来自医药工业、商业、医药自媒体及咨询机构的大咖们汇聚到一起,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辅助用药定义至今并不明确

什么是辅助用药,目前各地、各医院定义目前尚不清晰统一。据调查,有某家医院自己的定义为“是患者在接受治疗手术、放射、化学治疗过程中,预防或治疗相关主药的毒副作用或有助于疾病或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的药品”,常用于预防或者治疗肿瘤、肝病、以及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的辅助治疗。

天士力集团营销总经理苏晶表示,简单地框定辅助用药的药物目录是没有意义的,很多药物在某种情况下是治疗用药,有时候是辅助用药。“辅助用药一定是跟疾病挂钩的。”他特别强调。

是辅助用药的错,还是不合理用药的错

控制辅助性用药使用被列为医院医药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卫计委70号文《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已明确提出,建立处方点评和医师约谈制度,重点跟踪监控辅助用药、医院超常使用的药品,明确医师处方权限,处方涉及贵重药品时,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规范用量,努力减轻急性、长期用药患者药品费用负担。

尽管国家提出了重点监测辅助用药的建议,本次药分享沙龙上,来自医药行业的专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医药自媒体专家曾军提出,辅助用药的提法是不正确的,应该是不合理用药。他认为,利益驱动,医生对产品的不熟识,以及患者对于使用药品的心态导致了目前“辅助用药”的使用频繁。“最大的问题不是讨论辅助用药的定义,而应当解决用药结构的不合理。”曾军如是说。

“有很好的辅助疗效的品种,被临床广泛认可,应予以客观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研究员张修宝认为,他也强调,“合理应用是关键。” 北京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王雪洁经理则从医生处方行为的角度分析了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产品的市场策略。

国药控股资深行业研究员干荣富则提出,“辅助用药确实有其存在性”。他认为,从地方提出的辅助用药目录来看,大部分都是中药注射剂、维生素类。而从政策上看,近期国家提出的医院用药总量控制、医改层面的总额预付制和药占比都影响了医院用药的费用结构。而近期国家开始极力推进临床治疗路径,这其中并没有我们所讨论到的药品,因此我们才会质疑这些药是不是辅助用药。

品种为王,企业要做好自家产品质量

重点监测辅助用药建议一出,曾经站在“神坛”的辅助用药一落千丈。而产品落在这些重点监测目录中的企业也是叫苦不堪。苏晶介绍,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既属于基本药物,也在国家的低价药目录中,说明市场对于该产品的基本需求。但是复方丹参滴丸也出现在了安徽省的重点监测目录名单中,药品生产企业着实有点摸不着头脑。

未来药企应该怎么做?干荣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对于辅助用药,不能轻视。既然已经有地方提出辅助用药目录,有可能后续将会有其他地区进行效仿。制药企业应该更多关注自家的品种,关注品种质量,而开发品种则忌讳跟风,要有基于自身发展优势的思路,做出某个领域的领头产品。


评论

您还未登录,请先登录再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