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艾尔建第二季度投资者电话会议上CEO桑德斯宣布艾尔建不反对新药研究,但不会自己去做研究,收购也不会去收购早期项目。在梯瓦那405亿美元到账之前不会有脱胎换骨的收购。业界讨论多年的研、发分家是否就要成为现实了?

现在生物制药有无数的现金涌入,但最受关注的是艾尔建出售仿制药业务得到的那405亿美元。一方面他们最近收购十分成功,所以大家好奇他们下一个目标是谁。更重要的是桑德斯作为业界最年轻有为的领袖有可能建立一个大制药集团崭新的运行模式。今年年初桑德斯就提出应该把research & development变成search & development,看来预谋已久。

这个想法本身并不新鲜,多少年来就有人提出大药厂应该只做开发和市场,研究应该由小公司来做。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一个没有自己研究部门的大药厂能保持长盛不衰,倒是基因泰克、吉利德等小公司先后变成了巨无霸。但是这也可能是大药厂没有找到准确的运行模式,即在什么时候收购什么样的项目。而桑德斯可能是现在业界最有可能找到这个新模式的人。

大药厂有足够的资金雇佣最好的人才,有完善的研发技术支持和深厚的研发经验,但是也有严重的弊端。一个是大药厂普遍历史悠久,有自己一直延续的做事风格。但现在审批支付环境改变很快,大药厂适应环境上略显笨拙。即使糖尿病审批标准再提高一些,诺和诺德也不大会改做其它项目。当然小生物技术公司也并非天生就机灵,而是这些新企业没有历史包袱,本来就没什么可改的。二是大药厂必须随时保持一定水平的在研项目,所以有时为了填补空白项目选择会比较勉强。而生物技术公司通常是因为有了某个特殊技术才成立,所以平均起点要高。三是羊群效应。大药厂通常被认为是惧怕风险才做大家都做的项目,但另一个因素是大药厂依仗人力物力资源都认为即使有众多参与者自己胜出的机会也很大。Keytruda是个很好的例子。

由于早期项目成功的随机性,大药厂的雄厚资源和完备技术优势不明显,但上面说的劣势却十分突出。这好比打巷战,大集团军的力量没什么优势,游击队的灵活性则占很大便宜。大药厂的资源配置在路径相对清楚的临床开发和市场推广则优势明显。一旦进入平原作战,游击队的灵活性就作用有限了。所以研、发分家理论上确实有一定吸引人的地方,但要把它变成一个可持续的新模式却绝非易事。有胆量开发赫赛汀、有眼光收购Pharmasset的企业不大会要卖给艾尔建。如果劣质项目优先进入收购市场,优质项目则被原研者保留(或价格太高)大药厂将进退两难。收购市场出现熊市时维持平稳的产品线会更加困难。如果没有内部研究部门战略方向选择也会受到可收购项目的限制。但是困难是要被征服的,真正的创新者会找到有效的应对办法。

评论

您还未登录,请先登录再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