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在案发后,便承诺全面整改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药品价格。

全球药企巨头英国葛兰素史克(GSK)在华行贿案已过去整整两年。

GSK中国近日向澎湃新闻确认,已在部分省份对乙肝抗病毒药物实施降价,计划降价幅度为20-30%

这些药物具体指贺普丁(通用名“拉米夫定”)、贺维力(通用名“阿德福韦酯”)和韦瑞德(通用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其中,前两者为医保目录产品;而韦瑞德于20147月刚刚在华获批用于治疗成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慢性乙型肝炎的新适应征,目前尚未进入医保目录。

作为全球知名跨国药企GSK 20136月底开始,鲜有正面的消息。

当时,GSK中国深陷在华行贿和违规销售案件之中,多位高管被警方带走。根据此后警方的侦查结果,GSK通过大规模行贿,创造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该案件于20149月宣判,多名中国区原高管入狱,GSK被判处罚金30亿元人民币。

GSK在案发后,便承诺全面整改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药品价格。

案发前,2013年第二季度GSK在中国的药品及疫苗销售额同比增长14%,案发后的2013年第三季度,GSK中国的营收暴跌61%

在原研药价格高企,备受诟病的情况下,GSK主动降价,被认为是重建在华声誉,以赢得政府的支持。但GSK选取的降价领域也颇有学问。

比如,“贺普丁”是三个药物中销售额最大的品种,1999年进入中国后迅速成为了中国最普及的治疗乙肝的西药产品,在20069月全球专利到期前,贺普丁在华年销售额接近7亿元。这款药品也是当时警方侦查中点名的因行贿获利的药品。

这款药物目前在中国的经营状况也不如人意:GSK在今年二季报特别提出,该药在中国当季销量下滑26%

资深医药咨询人士黄东临告诉澎湃新闻,在GSK没有大规模引入呼吸品种以及其他品种前,贺普丁是公司在中国的最主要收入来源,而且长期在乙肝抗病毒市场排名第一,但后来随着更多品种进入中国,该品种在GSK中国内部占比下降,在整个市场上也被施贵宝的博路定超过。

“乙肝抗病毒药物的生命周期性很强,贺普丁也在走向生命周期后期,所以这款以降价来获取销量的尝试,或许是一种与博路定竞争手段。”黄东临说。

而在依然有上升空间、竞争压力小的呼吸系统用药领域,GSK没有放出降价的消息。

当然,相关药品能够压低价格,也有可能来自于GSK运营成本的压缩。今年3月,GSK裁去100多名被认定有违规行为营销人员,其中不少为大区经理等高级别人员。

彼时,有被裁员工告诉澎湃新闻说,他们并不认同违规一说,反而认为GSK是借着内部调整进行来裁员,是减员增效,减轻运营压力。

此前,GSK肝炎部门通过架构调整,130多人数团队只能保留100人。


评论

您还未登录,请先登录再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