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医药行业交出了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答卷。工信部数据显示,20161月到4月,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79.23亿元,同比增长10.4%,较上年同期提高0.8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76.78亿元,同比增长16.3%,较上年同期提高4.66个百分点。5月和6月,行业收入增长基本也超过了10%

相较于去年此事行业增速首度跌破10%的寒风瑟瑟,今年的数据似乎看起来要光鲜得多。舆论也开始洋溢着不少快活的空气,隐隐开始传出回暖的声音。

真的这么乐观吗?恐怕未必。究其根源,上半年行业增速的小幅回升,似乎更多得益于去年的探底。2015年前所未有的控费压力之下,公立医院药占比被强行通过行政力量大幅压缩,结果一方面自然是打压了药品规模的增长,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医保支出,并且抑制了需求。

所以我们看到4月份公布的医保结余数据中,连续两年的收不抵支被扭转,收入增速再度大于支出增速。这样的状况一定程度减缓今年的控费压力,加之被抑制的需求延续到今年的释放,共同带来了一阵小阳春。喊了几年的医药行业寒冬是不是真过去了?我不敢太过乐观。

相比之下,我倒是更在意另一组数据。

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61季度,在5年多的时间内,样本医院监测有销售额企业数量和批文数量都在持续减少。企业数量从2694家减少到了2358家,缩水了12.5%,尤其在今年1季度突然就减少了近300家,应该是主要得益于新版GMP的大限。批文数量从14213个减少到了11662家,缩水了17.9%。考虑到有监测数据的样本医院更多是层级较高的等级医院市场,基层的批文和企业消失的比例可能更高。与此同时,品种数量基本保持了平稳,在2200家左右,显示批文的减少并未在对用药种类造成较大短缺。

2011 2016样本医院监测销售企业数量

1.jpg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2011 2016样本医院监测销售批文&品种数量

2.jpg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

业内人士应该有印象,2011年是医药行业本轮十年周期的转折点。在此之后,招标、控费等政策日益严峻,持续压低行业增速。尽管如此,既往政策大多集中在市场端,而在研发、生产相关环节,除了新版GMP,似乎没有太多动作。

直到2015年的药审风暴组合拳,临床核查、一致性评价等等接踪而至,再加上两票制、营改增,近日又传出生产工艺核查消息,GMPGSP飞行检查的频率也大幅提升,时时可以看到各种企业被摘牌的新闻。在这样的形势下,不难推断,2016年到2018年,医药市场有销售额的活跃企业和活跃批文数量有可能减少得更快。越来越多的药厂纷纷抛出出售的信息,而且似乎越来越不好卖了。

这样的阵痛彰显着,这个行业正在推进真正意义上的去过剩产能,开展供给侧改革。相比煤炭和钢铁,医药行业在践行去产能方面推进得似乎更加坚决。

中国医药行业的集中度过低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此无须多言。我们坐拥十多亿人口、位列世界规模top 3的医药市场,可是4000余家药企中,领军企业各方面却与跨国企业相去甚远。除了技术实力外,不得不说,大量的小散乱企业和早年的低门槛品种挤占了太多的市场空间和医保资源:不妨回忆下,走进众多的小药店,店员大力推荐的都是些什么产品。浅水不养鱼,这些过剩的低端产能的存在,既阻碍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也阻碍的公众优质健康产品的来源。

去年药审风暴监管升级至今,似乎整个行业没有不是叫苦连天的。尽管如此,志存高远的优秀企业,应该对此情形抱有更加乐观地态度,不要过多抱怨。要相信,只要是一把尺子卡下来,你难,人家也难,人人都难,最先撑不住的肯定是小散乱。淘汰了过剩产能,淘汰了神药高返点,提升了行业标准,净化了市场,未来的机会是留给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

任何政策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任何国家的行业政策制定不可能脱离发展历史和现状。当前的药审风暴没有完美到无可挑剔,也未必就能解决行业所有的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其重大意义。中国医药行业当前最大的国情就是集中度低和劣质企业产品大量存在,纵然把美国FDA全套人员和政策移植过来,行业也不可能发生立竿见影的改善。相比之下,大刀阔斧的去产能,恐怕已经基本上是当前比较符合国情现实,又有望探寻行业出路的最优解了。纵然细节尚有些许瑕疵,业内也不应予以过多的苛责。埋下头,提升自己的产品,扎扎实实按照科学标准做好点点滴滴,恐怕更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当前监管部门的魄力,毫无疑问应该赢得更多的掌声。医药产业的进步需不在于政府自身洒多少钱,立多少专项,开发多少新药,更多的应该在于根植行业的环境土壤有多少真正的改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势必不可得。

所以我们看到,在监管标准提升的压力下,辅料、药学和临床CRO等赢来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同时大家的接单态度也更加慎重,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有质量。相反,没有把握做好的企业,也在越来越多考虑退出。这些其实都是行业在向好的迹象。有了这些基础,待到生态真正得到改善后,创新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真正的变化总在不经意间。《2015年中国医院医药市场的机遇与挑战》报告言道,由于合理化用药的逐步规范,中成药、抗生素、肿瘤及大输液类产品的增长大幅放缓;而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领域产品的增长相对强劲。这样的情形,也许正是未来规范医药市场的征兆。

公众的消费观念和实力已经升级,今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抢购日本神药就是最好的例证:新兴的消费群体愿意为真正号的产品支付更多的溢价,只要国内企业做得出来。与之相对应的,我们看到了今年医药行业海外并购的爆发,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也看到国内越来越多的小微创新企业在开发诸多优秀的项目,不仅仅是高大上的创新药,还有各种改良型的、体验更好的微创新产品,从药物到医疗器械,这些都是行业未来的希望所在。

阵痛才意味着转型升级真正在进行。至少最近的35年内,对于医药行业而言,都会更多是一个盘整的时期。行业增速的数字,好不到哪里,也坏不到哪里。对我们而言,其实没有必要过多为数字的波动欢呼或焦虑。

借用与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的类似观点,我们完全可以对表面的增速放缓有着更高的容忍度,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改善行业和企业的基本面上,净化行业的生态,提高企业真实的竞争力。如果我们做好了这些,等到未来几年的盘整期结束之后,中国的医药行业自然会赢来真正的春天。

 


评论

您还未登录,请先登录再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